《星光大道》創新打造百姓舞臺
近日,央視綜藝頻道《星光大道》欄目在提升節目的思想內容、價值導向、審美品位和自主創新上下功夫,把電視節目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理念落到實處,推出暑期“帶爸媽看星光大道”活動,跳出了綜藝節目靠“大牌明星、華麗包裝、煽情作秀”博眼球的套路,成為暑期一大亮點。
活動通過官方網站和官方微博發起后,得到了觀眾的積極響應,數千個家庭通過網絡報名參加,最終按照報名順序確定來自北京、內蒙古、青海、吉林、山東、安徽、湖北、河北等地的22個家庭共66人參加。臺網聯手打造的“我的父親母親”親情之夜專場已錄制完成,為22個家庭精心設計的互動環節,最大程度地體現節目的平民化特色。
活動還實現了普通網友家庭的最大心愿——帶罹患青光眼的養父登上《星光大道》舞臺,在失明前親眼看一看“畢姥爺”。5月底,網友“小俏皮”發給《星光大道》官方微博的私信,這位來自安徽貧困家庭的女孩是父母的養女,養父罹患青光眼,每次看《星光大道》都是豎著耳朵聽,最大的心愿是“上《星光大道》看‘畢姥爺’”。此次“帶爸媽看星光大道”活動特別邀請女孩全家到現場錄制節目,實現了全家人的最大心愿。
2013年《星光大道》臺網融合工作緊貼“中國夢”,欄目組和中國網絡電視臺深入基層聯合開展地方選拔活動,陸續赴臨沂、廊坊、梅州等地選拔星光選手,幫助普通百姓在“家門口”實現報名上星光舞臺的夢想,并首創在《星光大道》舞臺直播網絡賽區選拔的模式,“零門檻、零費用、零距離”為普通百姓提供人生出彩和圓夢的舞臺。目前已有陜西農民“豆芽哥”、徐州80后農民工、云南景頗族“大媽團”等眾多草根群體登上《星光大道》舞臺。通過互聯網成功尋找到《新聞聯播》街頭采訪對象安徽觀眾楊艷麗,實現登上《星光大道》舞臺的夢想。有網民說:“楊大媽上央視揚名還只是個開始。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草根族閃亮登場,同時也會有越來越多的普通人追星逐夢,建功立業,意氣風發地步上自己的星光大道。”
《星光大道》在選手選拔過程中,注意對選手正面形象的引導。在節目制作中,堅持正確的導向和健康的格調,嚴格對選手、嘉賓、主持人和內容的層層把關。在節目宣傳中,加強以選手為載體進行公益、積極的價值引導。以講述選手的動人故事,發掘他們的心路歷程等方式來展示他們的生活觀念等,宣傳積極的人生觀、健康的生活觀和正確的價值觀。其中,《星光大道》支教老師云飛,愛心老師周夢,殘疾人選手劉厚鵬,煎餅父親周大力等人的故事通過廣泛傳播,吸引了社會力量加入對他們的幫助行列,為群眾解決了實際困難。通過加強對選手公益形象的塑造,赴邯鄲等地舉辦文藝走基層、愛心行動等方式,為基層群眾奉獻愛心。這些“接地氣”“貼民心”的活動,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傳遞了蘊藏于普通百姓之間的人生正能量。
為最大程度地提升觀眾的參與感,與電視節目的線性播出、單項傳播形成互補,《星光大道》欄目組和中國網絡電視臺深入創新臺網融合方式,利用新技術手段體現“百姓舞臺、全民參與”的理念,在《星光大道》每期節目中引入自主研發和建設運營的二維碼,打通節目電視、網絡、手機多屏互動渠道。觀眾收看節目時,使用手機掃描二維碼,不僅可以參與預測本場節目冠軍的投票活動,還可以邊看邊聊,平均每期節目二維碼頁面訪問次數超過20萬次,對引導節目完整收視、增強節目互動性和吸納年輕觀眾均起到了推動作用,使“百姓舞臺”更接地氣、更聚人氣。
從每一期節目,到每一位選手,再到每一位家庭,每一位觀眾,《星光大道》始終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和“群眾至上”的宗旨,堅持對普通群眾的關注、對每一個生命個體的尊重以及對社會價值觀的健康引導,把根脈深植于群眾土壤。這不僅是《星光大道》贏得百姓關注和群眾口碑的重要法寶,也為其他綜藝節目樹立了標桿,更為當下過于娛樂的綜藝節目生態提供了借鑒的意義。
(編輯: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