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箱帳號: 密碼:
      English日本語簡體繁體

      林奕華的《三國》與他的十年

      時間:2013年10月09日來源:《中國藝術報》作者:水 晶

        提到林奕華的作品,人們便會想到都市、前衛、反思現實以及尋找和挖掘自我。從作品第一次在內地舞臺上演至今已近十年,林奕華始終保持著鮮明的先鋒色彩,也一直飽受爭議,最新作品《三國》更是得到兩極化的評價。一路走來,林奕華的創作有著怎樣的變與不變?他顛覆傳統的名著改編又想要表達怎樣的思考?

        ——編 者

        

      《三國》劇照

        還記得2002年的5月,我初次去香港看戲,并且訪問了林奕華。在一個約好的地鐵口經人引路,來到他那個只可容人轉身的小工作室,屋里是一架一架的書和資料。他像現在一樣清瘦,T恤加西裝短褲,說些什么我都忘了,只記得抱回了一堆他給的資料碟片、書和小冊子,都設計有趣。當時心里最大的感受就是:香港藝術家真懂得行銷自己。

        2006年初,他第一部與內地觀眾見面的作品《半生緣》在北京首都劇場上演。里面有當時已經紅了的劉若英和現在很紅的廖凡,巨大的多媒體投影浸染了整部戲的記憶,水滴落入積雨,一圈圈漣漪散開,雨傘撐開,卻遮不住心里的滴答滴答……那部戲即使放到今天的舞臺上,也算是先鋒之作,林氏風格的“讀劇本”,巨大的書架上整齊地碼著書、瓶、卷紙,一種工業化與“無印良品”相結合的秩序和清簡之美。

        再到2007年5月,林奕華帶著《包法利夫人們》再次來到北京。這次,是真正林氏風格的整體亮相,大家有機會看到舞臺上的青年男女們,在“包法利夫人”這個文本的包裹下,拾起更貼近當代“包法利夫人們”的心靈碎片,欲望、情感、夢想、世俗名利,在一個同樣由課桌與課椅組成的教室里,娓娓鋪陳。我形容那次演出是——艾瑪就像是一片百年前被不慎摔碎的鏡子,碎片照出了曠世的孽影。一轉身,你我皆是包法利夫人。

        可以說,林奕華的風格在那時,就已經被清晰地定格了。愛,反思,戰斗,欲望,自省,彷徨,辦公室,學堂,對話與反詰,三三兩兩蹦蹦跳跳的組合,女孩們永遠雌雄同體的表演,男人驕傲面孔下的自私……一點一滴,在后續的《生活與生存之華麗上班族》《男人與女人之戰爭與和平》《命運建筑師》《在西廂》《賈寶玉》,再到最近的《三國》中反復出現。

        在《三國》之前,我一直覺得林奕華對女人的理解與愛,要遠遠多過對男性角色的。即便是《賈寶玉》里那樣完滿的一個角色,也是由何韻詩——這個形象與氣質完勝其他男孩的女子來飾演的,或者反過來說,那個角色是為她而打造的。但在《三國》里,一切以往的“積習”被徹底反轉,林奕華開始以同樣溫柔的態度對待男性角色。

        雖然曹操、關羽、諸葛亮這些角色只是歷史人物,但在林奕華的戲里,舞臺上的人,都是當代人物,歷史故事只是外面那層糖衣。他要的,是讓你從中領會當代人的心,當代人的苦。因此想在《三國》舞臺上看傳統故事的人,肯定會失望的。而如果所謂的經典與傳統,無法與當下時代與生活建立起新的聯結,看的價值又何在呢?

        回顧這十年林奕華的舞臺作品,有幾點明顯的傳承與變化。一是舞臺的美學風格越來越冷冽,我依稀記得《包法利夫人們》和《生活與生存》舞臺上都是以一種暖洋洋的黃光為主,那時候他的舞臺色彩是米色系的,相對柔和。到了《男人與女人之戰爭與和平》和《命運建筑師》,開始漸漸轉化為帶藍色感的白光,比較清新。再到《在西廂》《賈寶玉》和《三國》,銀色金屬系的冷感開始占據主導地位,舞美布景也越來越龐大,幾乎都是三面墻結構,只有面向舞臺的一側是開放的。盡管劇中人物還是可以通過各個出入口在臺上自由上下,但在觀者心理上卻有一種“無路可逃,只能向你訴說”的感覺。

        同時,這七部戲,除了《生活與生存》有最明顯的故事線之外,其他六部基本都是假故事之名,行說理之實。其中《賈寶玉》是“重活”一次的倒敘,倒敘背后,也是對各相關人物心理的重新解讀,試圖幫助舞臺下的觀眾從完全顛覆的視角來審視紅樓中的主角。《三國》則完全恢復到《包法利夫人們》時的創作手法,用12個核心人物的課堂模擬練習來重構人物心理。在《包法利夫人們》中,是用15個綜藝節目形態來重新解讀舊書中的艾瑪與新時代的“艾瑪們”。在看《三國》時,我有時會覺得,觀眾席上的每個人身上,似乎都有了一點那些歷史人物的基因。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歷史成就了英雄,英雄書寫了歷史,而在成為英雄之前或之后,說到底,英雄也不過是一個普通人。民族性與人性,歷史與現實,觥籌交錯間,血淚已模糊。

        林奕華的舞臺悖論在于,表面是時尚,骨子里是哲學;滿臺看似娛樂,其實是堂嚴肅的思想課。有些偏好看故事、不太愿意聽說教的人,常常看破這一層后,就想逃了。理由有舞臺表現支離破碎、跳進跳出、不好理解等種種,往往3小時的長度也是重要理由之一。但更深層次的原因也還在于,我們其實不太習慣這種在劇場里“與人辯論”的戲,中國人傳統的含蓄與近些年養成的急切,形成了兩種觀劇偏好,一種是“哇,演得真好,故事好感人”;另一種是“哇,好好笑”。前者是斯坦尼體系的傳統優勢,如北京人藝;后者是爆笑喜劇的后來居上,如“開心麻花”系列。

        在劇場里思考,基本上屬于小劇場的偏門。所以像林奕華這種一門心思總要在劇場里、而且是大劇場里跟普羅大眾探討思想的人,真的有點辛苦。好在他雖然難免失落,卻總是不改真誠。大家有時嫌他煩,他也還是飛蛾撲火般地向前,但求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從這點而言,我真心敬重他,因為他的真執著、不妥協。

        但藝術作品終歸是藝術作品,沒辦法像“讀書會”一樣各自盡興暢聊,一旦放在舞臺上,大家還是免不了用各種尺長寸短去衡量評價。以《三國》而言,里面夾雜的眾多道理,雖言之有理,卻也有手段過于重復和部分人物特性挖掘不足的問題存在。例如“桃園三結義”一段,3位男老師演了一遍,12位女學生又演了4遍,到第3遍之后,同一水平面的“翻轉”其實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了,徒增饒舌之感。又如12位被重點挑出來重新解讀的歷史人物,呂布嫌輕,陳宮嫌浮,趙云嫌薄,這與表演無關,也與導演無關,而是一種能向水里潛到多深的問題。并非所有的解構都會自然成立,所謂不破不立,如果沒有觸到最痛的那一點,那試圖重新建立的可能也就難以存在。

        這十年和《三國》之于林奕華,都才只是開始。因為,可以一路深潛的旅程,還長。


      (編輯:單軒)
      亚洲AV无码乱码精品国产| 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无码|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一区| 韩国免费a级作爱片无码| 色多多国产中文字幕在线|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精品999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 亚欧免费无码aⅴ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 手机永久无码国产AV毛片| 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东京热|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免费 |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无码系列综合区| www无码乱伦| 18禁黄无码高潮喷水乱伦| 男人的天堂无码动漫AV|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无码 | 无码毛片AAA在线| 超清无码无卡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中文日本不卡二区|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 中文字幕国产91|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中文字幕无| 国产资源网中文最新版|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