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四年后還是要做“打鼓匠”——記常德鼓書藝人肖伍
在前不久舉行的湖南常德鼓書進京學術觀摩展演上,來自湖南臨澧縣的一位民間鼓書說唱藝人肖伍給首都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別看他年紀不大,但從藝之路卻是頗為曲折。肖伍出身一個貧困家庭,16歲初中畢業后,因父母多病,為了給家庭減輕負擔,他輟學走入社會,做過小工,賣過雞蛋,給人擺過渡。19歲那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肖伍經過合口鎮一家茶館,里面咚咚的鼓聲頓時引起了他的興趣。走進茶館一看,原來正在表演打鼓說唱?!拔矣浀卯敃r茶館門面掛著一塊牌子,寫著節目的名稱和表演者姓名。走進茶館一看那場面,里面擠得滿滿當當,足有200多人,臺上一位年輕師傅叫邵丹,手拿兩根鼓槌,打著一面鼓,略帶沙啞的嗓音,渾厚但又不失委婉,正動情地唱著《吳漢殺妻》。他把吳漢沖進房中,大義滅親、疾惡如仇,要殺妻子,而又對妻子不舍的那種矛盾心理演繹得淋漓盡致,讓我禁不住淚流滿面。就在那時我暗下決心,要拜他為師,做一個打鼓匠。后來托人介紹,邵丹師傅收下了我。”肖伍回憶道。
拜師后的肖伍就開始從背十二字公文,把鼓打活、打好,從學長腔等基本功練起。不入門時,不知其難,入門后肖伍才知道,看似簡單的打鼓匠其實并不是那么容易。肖伍介紹說,孝鼓最早是一種喪葬文化,是湘北地區老人過世后,一種孝堂陪伴亡靈的說唱形式,上半夜聽書的人多,徒弟因功夫淺,留不住聽眾,是不能上場的,只等下半夜聽眾少了,才讓徒弟上場練兵,出師后他選擇了最鍛煉藝人的茶館去說唱。在肖伍所在的城鎮都有曲藝茶社,一年四季對外開放,每場三個小時,唱得好,聽眾就會再來,唱得不好,聽眾就不買賬,只能立馬走人,因此茶館老板對大鼓藝人是最挑剔的。22歲那年,肖伍騎著一輛破自行車,出去找茶館演唱,由于初出茅廬,沒有影響,茶館老板都不愿接受他,跑了好幾天,遇到了和師傅關系最好的郭師傅,他把自己的場子讓給肖伍,可不幸的是,第一場肖伍就演砸了,一百五六十人的茶館聽眾,不一會兒就走得一個也不剩。“當時我感到無地自容,心里難受極了??墒枪鶐煾蛋参课艺f從事我們這一行,不能怕丟面子,并寫了一張條子,介紹我到湖北南坪茶館去演唱?!?/p>
這次,肖伍汲取此前失敗的教訓,演出前做了精心準備,終于取得了成功,而且在這里一連演了兩個半月。慢慢地,肖伍的知識不斷豐富,經驗也足了??墒?,正當肖伍對自己的事業滿懷憧憬時,由于各方面的原因,1996年肖伍帶著新婚的妻子告別了說唱舞臺,隨著打工的浪潮南下打工,在長達4年的日子里,肖伍內心深處始終放不下的是鼓曲說唱情結,無數次夢到茶館舞臺和那些熱情的聽眾。28歲那年,對打鼓說書充滿熱情的肖伍終于說服妻子,毅然回到老家重操舊業。不過,肖伍回到家并沒有急著登臺,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離開舞臺這么久,應該給自己充電,于是便一邊閱讀多部長篇歷史書籍,一邊廣泛地拜師求學。
功夫不負有心人。憑著滿腔熱情和不斷的學習與實踐,肖伍的表演水平不斷提高,并在多個比賽中獲得佳績。他先后獲得常德市第二屆、第三屆澧水流域鼓王擂臺賽銀獎和金獎,獲得第四屆湖南省藝術節“三湘群星獎”、戲劇曲藝類金獎,獲得全國曲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學術交流展演銀獎等等。回顧自己的從藝之路,令肖伍感觸最深的就是藝無止境?!半m說打鼓說唱是一門草根藝術,但和其他藝術一樣,需要活到老學到老,特別是對我們這些民間藝人來說,由于沒有經過系統的專業培訓,在藝術修為上難免存在一些先天不足,很多知識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充實、細心地領悟?!闭f到今后的打算,肖伍告訴記者,他會進一步加強學習,提高技藝,用自己的滿腔熱忱去回報社會,成為一個百姓喜愛的打鼓匠,更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打鼓說唱這門草根藝術登上大雅之堂,與此同時,他也會向前輩們那樣對自己的后輩傾囊相助,讓打鼓說唱這門藝術一代代傳承下去。
(編輯:黃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