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意當是一種文化立場——由中國國家畫院美術作品展說起
秦嶺山居(中國畫) 崔振寬
“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站穩中華文化立場,以禮敬自豪的態度對待優秀傳統文化,尊重傳統、珍視傳統,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賦予美術創作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刻的文化內涵,讓中華文化基因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在剛剛結束的中國美協第八次代表大會上,“中華文化立場”是被議論最多的一個關鍵詞。
何為“中華文化立場”?具體表現形式又有哪些?這不僅是20世紀,也是整個新世紀以來中國美術繞不過的一個話題。12月3日,“寫意中國——中國國家畫院美術作品展”在國家游泳中心揭幕,將“寫意中國”這個具有鮮明文化立場的“展覽品牌”帶入公眾視野,也讓中國美術的當代形象有了一個具體的展示形式。
“寫意”曾被很多理論家看作是中華文化巍然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一個重要審美特質與哲學命題。不只在繪畫領域,包括戲曲、音樂、舞蹈、建筑等多個藝術門類,“寫意”都被視為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精神特質,并是一個能夠與世界現當代藝術場域產生某種關聯的范式。然而,就繪畫領域來講,到底何為“寫意”,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理論界也是莫衷一是。提起“寫意”,最先讓人聯想起的是寫意畫,以及與之相關的文人畫。意在筆先,畫盡意在;不求形似、逸筆草草……中國古代國畫大師用一幅幅杰出的山水、花鳥作品,詮釋與傳承著“寫意”精神。時值近現代,中國畫面臨改造境遇,如何對待傳統,如何看待“寫意”也是幾經討論。新世紀以來,中國美術的蓬勃發展,在文化自覺與自信的浪潮中,寫意再次被“大寫”,也被賦予更多的精神期待。“寫意”在當下到底如何體現,“寫意中國”又該如何展示,還是讓我們先回到“寫意中國——中國國家畫院美術作品展”上來。
中國國家畫院前身為1977年成立的中國畫創作組,中國畫創作與研究一直是該院的特色與強項。從展覽呈現出來的作品看,幾乎將中國當代畫壇有實力的作者全部“捕獲”,可以看做是對當前中國畫創作實力的一次大檢閱。值得一提的是,老中青三代美術家都拿出了近年來的新作進行展示,很多還是今年剛剛完成的,從中我們不僅能看到他們最近的創作動向,而且能窺見到當前中國畫整體的審美取向,并由此感知到當代中國畫家對“寫意”的理解。
前段時間剛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大展的石虎,帶來了幾幅他最新創作的寫意人物;在全國多地做巡展的馬書林,也拿來了代表其鮮明個人風格的戲曲人物;還有花鳥畫家江文湛的新作寫意花鳥,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今年創作的大幅人物寫意畫《絲綢之路》,就連一向擅長工筆創作的孫志鈞在其新作中也開始局部嘗試逸筆、散淡的效果……一人一張,至多兩張的綜合型畫展,雖然很難了解畫家的作品全貌與審美追求,但是不難看出“寫意中國”在當代畫壇并沒有形成一個比較明確的價值取向。拋開這些具有探索精神的新作不談,僅是從展覽上看到的不少畫家的成熟作品來看,還是有一些簡單地將“率性而作”與“寫意”相等同,他們沒有看到“寫意”精神背后承載的書寫精神,那是在嚴格書法訓練與筆墨語言規范下產生的,所以有時會顯現出自由有余而規范不足。從實踐層面講,“寫意”精神的傳承與闡釋還是需要畫家更多的學術準備與深入傳統的研究;而從理論層面看,“寫意”精神更是個待解的命題,持不同觀點的理論評論家,對當代“寫意”精神的解讀也大相徑庭。“寫意”就像是個大箱子,里面似乎什么都能裝,但誰也說不清楚具體是什么。
近幾年,一直在強調“自由書寫就是獨抒性靈、簡化形式”的評論家王鏞,在看過展覽后,直言不諱地指出,不少參展畫家的作品形式繁瑣、作品面貌并不鮮明。這樣的大展作品可以進一步精選。與此同時,“寫意”精神需要弘揚,更需要進一步深化。美術評論家徐虹認為,“寫意”精神不僅需要在更大范圍得到全世界美術理論評論家的關注,而且可成為中國美術掌握話語權的優勢所在。在她眼中,“寫意”可理解為感知生命狀態的表達。當代美術家要激活寫意的活力,就要摒棄僵化的符號語言。足夠的理論準備和深入的專題研究,是當前闡釋“寫意”精神的前提所在。
一個展覽——“寫意中國——中國國家畫院美術作品展”,以及由此引發的關于“寫意”精神的討論,道出了當前中國美術“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的一個路徑。但是,從具體的展覽形式看,是要大而全,還是小而精,作品是要廣泛,還是要深入,是要全包容,還是做專題;從參展的具體畫家看,是要顯風格還是做探索,是要博眼球、求震撼還是學傳統、再創新;從展覽的主題訴求看,是要鮮明的學術主張,還是兼容并蓄地多元化呈現……這些都有待進一步細化與探求。當每年的美展已然應接不暇的時候,太需要相關藝術機構冷靜下來思考,中國美術到底需要什么?由此,我們才可能找到并形成一套可與世界進行有效對話,并對他人產生影響的話語體系。當然,“寫意中國——中國國家畫院美術作品展”走出了第一步,接下來,如何走,不僅需要美術家,更需要理論批評家一起通力合作。
相信,東方既白,就在不遠處。
“中國國家畫院美術作品展”
“藝術水立方杯國際書畫大展”
亮相國家游泳中心
12月3日,“寫意中國——中國國家畫院美術作品展”、“上善若水——藝術水立方杯國際書畫大展”在北京國家游泳中心拉開帷幕。此次展覽經主辦方中國國家畫院、國家游泳中心、永康坦博文化有限公司,承辦方中國國家畫院創作研究部、中國國家畫院國展美術中心、北京坦博藝苑藝術有限公司、北京千越軒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精心策劃,匯聚了國家畫院各專業院的眾多名家,展示了中國當代藝術家的整體風范。展覽作品形式涵蓋了國、油、版、雕及公共藝術等美術門類,門類之豐富、數量之眾多為中國國家畫院近年來少見。
與此同時,“藝術水立方杯國際書畫大展”已經成功舉辦兩屆,本屆大展由策展人白十源傾心打造,涵蓋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等藝術形式,藝術家們的精品力作薈萃一堂,相映生輝。
展覽為期10天,向公眾開放。
(編輯:黃遠)
· | 中國國家畫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掛牌 |
· | 程大利師生作品展徐州舉辦 |
· | 中國國家畫院入駐圓明園正覺寺 |
· | 中國國家畫院啟動扶貧基金 |
· | “質疑”能否成為“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