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至上 雅俗共賞
人文至上 雅俗共賞
——聽劉文金管樂作品音樂會
近日,中央音樂學院舉辦了作曲家劉文金(1937-2013)管樂協奏曲音樂會,由中央音樂學院青年民族樂團演奏,洪俠指揮。開臺曲目是王磊演奏的笙協奏曲《彩虹》,大樂隊管弦齊鳴,引出新疆風味的獨奏旋律,音樂順次展開,弓弦舒展、舞曲歡快。這是一首三樂章的加鍵笙協奏曲,以《生命》《風雨》《彩虹》命名,抒情寫景,流暢自然,表達的是人生成長的曲折和光輝。
第二曲笛子協奏曲《鷹之戀》由袁非凡演奏,依然是新疆風格,混合了維吾爾族、塔吉克族音調素材,音樂對比鮮明。作品西部風格濃烈,獨奏華彩樂段十分精彩。第三曲《漁樵農耕》嗩吶協奏曲則是一首漢族傳統音調作品,由著名管子演奏家石海彬演奏。這首作品以天津民歌為動機展開而成,以現代流行音樂節奏為伴奏,技法傳統、風格地道,民間風味濃郁,大小嗩吶交替,獨奏樂隊競走,音樂寫作十分傳神。嗩吶演奏技藝精湛、表情傳神,音響氣韻生動、引人入勝。
下半場第一首曲目《酒歌》由楊丹演奏。弦樂起手緩慢抒情,獨奏進入也很抒情。這是一首以作曲家西南地區采風為主題的器樂曲,音樂旋法自由,并非局限于地方音調。兩個樂章的作品分別以《美酒、放歌、迷人》《月光、起舞、醉人》命名,抒情寫景,言語自由,更多表達了作曲家的自我觀感。中間華彩樂段的寫作與演奏十分出色。
管子協奏曲《信天游唱給毛主席聽》是作曲家上世紀六十年代創作的笛子曲,改為管子曲由張碩演奏。作品以陜北信天游音樂為素材,音樂深沉、舒展,地方風味濃烈,沒有歌功頌德的浮淺,卻有民間語言的淳樸。創作水平不亞于作者成名曲《豫北敘事》。這部作品標題換為《陜北情懷》,似乎更為合適。這部協奏曲旋律寫作民間風格的地道、優美,體現了劉文金早期作品的個性獨特。管、笛一字之差,音色大相徑庭,卻絲毫不影響樂曲的審美趣味。作曲家器樂旋律寫作功力之深厚,旋律寫作個性之獨特可見一斑。
音樂會壓軸的是笛子協奏曲《云》,由著名笛子演奏家戴亞擔任獨奏。這是作曲家2012年創作的笛子曲,代表了作曲家晚期風格。音樂以《內蒙二人臺》《青?;▋骸贰蛾儽泵裰{》為素材,描寫西北地區風土人情,表達的卻是個人對北方土地的眷戀。三個樂章的音樂旋律綿延不斷、收放自如,景色變換、意境迭出,展示出作曲家樂思神游往昔、天馬行空的晚年狀態。曲調不固守一方音樂特色,仿佛邊走邊看,行云天邊、風景不斷。作品結構自由、浮想聯翩,給這首協奏曲蒙上幾分幻想曲色彩。戴亞笛子的演奏或急或緩、或明或暗,有氣息寬長、有峰回路轉,也是天馬行空,神游世界,音樂引人入勝。有點遺憾的是收尾,笛子與樂隊演奏欠干凈利落。
指揮洪俠處理作品嚴謹,風格準確,樂隊音準良好、聲部均衡,龐大的民樂管弦樂隊與獨奏樂器的關系把握恰到好處,從未出現樂隊音響蓋過獨奏樂器的狀況。樂隊收放自如,有漲落、有起伏,有色彩、有對比,演奏流暢完整。
劉文金先生以民樂創作出名,二胡作品《豫北敘事曲》《三門峽暢想曲》《長城隨想曲》聞名國內外,是繼劉天華、阿炳以降二胡創作的大師級人物。但他的民族管樂作品卻不太為外界所知。本臺音樂會一舉演奏六首民族管樂協奏曲,一則是為了紀念這位今年5月去世的作曲家,二則是向首都觀眾展示劉先生管樂創作的成就與才華。這些管樂作品風格多樣、技法嫻熟,內涵豐富、意境獨特,獨奏樂器的器樂性能發揮充分,表現能力得到拓展;同時,樂隊寫作也十分成熟。他的管樂大作品,體現了作曲家一以貫之的創作理念,“人文至上、雅俗共賞”,作為民族管樂作曲大師,劉文金也當之無愧。
(編輯: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