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春拍書畫:難覓高價
黃胄 《趕集圖》 設色紙本 69.5厘米×46厘米 中國嘉德供圖
4月4日,嘉德香港“中國書畫四海集珍”舉槌,本場300多件中國書畫作品總成交額為1.61億港元,成交率達85%。4月5日,香港蘇富比2013中國書畫專場結束,總成交額達3.61億港元,是拍前總估價1.3億港元的近3倍,其成交率更是高達97%,其中5件拍品的成交價突破千萬港元。4月6日,香港保利近現代書畫專場和古代書畫專場落槌,300余件拍品總成交額達2.76億港元,其中,近現代書畫專場總成交額為1.85億港元,成交率為83.63%,4件作品成交價超千萬港元。
張大千、傅抱石領銜書畫拍賣
在嘉德香港中國書畫專場中,成交價最高的是張大千的《乙巳潑彩》,該作是其潑墨潑彩山水畫中的精品。《乙巳潑彩》拍前估價為1200萬至2200萬港元,經過20多次競投,最終由電話委托買家以2702.5萬港元競得。
在香港蘇富比春拍中國書畫專場中,主推的張大千作品《蕃姬醉舞圖》以2300萬港元成交,位居榜首。此外,傅抱石的《韶山》以1804萬港元成交,位居亞軍,張大千的《瑞奧道中》以1144萬港元成交,排名第三。
在香港保利春拍中國書畫專場中,傅抱石的《風雨歸舟》以1725萬港元成交,位居榜首,該作品是傅抱石1943年“金剛坡時期”特定的表現形式。徐悲鴻的《奔馬》排名第二,以1265萬港元成交,而其《雙喜圖》則以1046.5萬港元易主,李可染的《林區放筏》經過十幾輪競拍,最終以1058萬港元成交。
在香港嘉德的書畫專場拍賣中,吳湖帆的《媚秋堂尋詩圖》手卷是本次主推作品,拍前估價為800萬至1200萬港元,僅以800萬港元的最低估價落槌。當下市場仍處于疲弱之勢,品相和估價都成為重要考量。
低估價精品出高價
在此次香港拍賣中,雖然很難出現高價作品,但一些精致且估價合理的小作品頗受歡迎。在香港嘉德春拍書畫板塊中,溥儒的《石蒜花》以5萬港元起拍,最終以高于估價近10倍的82.8萬港元成交。據介紹,該作品是一位資深藏家釋出的生貨。黃胄的《趕集圖》拍前估價為160萬至260萬港元,最終以391萬港元成交。關良的《孫悟空智斗青龍與白虎》拍前估價為50萬至80萬港元,最終以414萬港元成交。
在香港蘇富比中國書畫專場中,丁衍庸的《白鶴高飛正待時》的估價為160萬至220萬港元,在多輪競價后,最終以904萬港元成交。該作曾在1998年蘇富比秋拍中以73.5萬港元成交,20多年后,作品以超過當時10多倍的價格再次成交,刷新了畫家作品的拍賣紀錄。
而林風眠的兩件作品中,《火燒赤壁》估價300萬至500萬港元,最終以高于最高估價3倍多的1860萬港元成交。其另一件作品《五美圖》,曾為張宗憲收藏,最終以1804萬港元成交。蔣兆和的作品《琴音悠悠》拍前估價120萬至180萬港元,亦拍出748萬港元的佳績。
近現代作品仍占主流
在本次香港春拍書畫板塊中,3家拍賣公司的戰績已屬不錯。從拍賣結果來看,近現代藝術大師作品依然是市場主流,同時,文人小品和當代水墨板塊有顯著增長。而香港蘇富比的策略更符合當前市場的需求,沒有受到傭金上漲的影響。香港蘇富比雖然只有幾張張大千的亮點作品,但整個專場選件深得買家認可,真實性可靠,平均價位差距不大,層次較均衡。除了精品有良好表現之外,中檔價格作品的市場反應也不錯。
頂級拍品征集困難,精品少有成為香港春拍書畫難現高價的主要原因。北京華辰拍賣董事長甘學軍指出,在金融資本、投機資本退場后,要想拍品拍出過億天價的場景很難出現,而這種千萬級別的拍品已是難得,這表明前兩年的投資資本退場后,收藏的核心需求仍在。從此次香港春拍的成交情況來看,藝術品還處于對價值重新排序階段,藝術品拍賣市場還是處于回調的大趨勢中。
(編輯: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