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金融產業的增值比賽
政府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保證公平性,保障所有投資者的利益,讓所有投資者都能夠受益,這樣我們的目的才能達到。如果僅僅是一部分人受益,更多的人受損,這樣也會阻礙各種資金進入文化產業
當文化與資本共舞,會產生怎樣的“效應”?在藝術品投資已成為與股票、房地產并列的第三大投資類別的當下,如何看待資本對藝術品市場的介入程度?近日在上海大學中國藝術產業研究院主辦的“首屆中國文化藝術產業上海高峰論壇”上,來自學界和業界的專家們就文化產業如何與金融對接,進行了展望和分析。
先從基金這種容易操作的手段逐步推廣
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司長巡視員李小磊:
眾所周知,2009年國務院出臺了振興文化產業規劃,經過一年半的時間,有些還是得到了落實,但是要完全使這個文件達到當初目的,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藝術品的份額化,我們并不反對份額化,但是份額化不等于證券化。在適當的時候我們會當做一個試點,但一定得在各種監管體系、各方面政策非常完善的情況下,進行一些試點,而不是無序的。
大家可能對政策的解讀不一樣,可能會看到有些地方先行試點了,我們不反對先行先試,但是希望大家能更謹慎,千萬不能出大問題,因為這個涉及面比較寬。
其實關于證券化,2006年,在其他領域發生過一些狀況,國務院嚴令禁止除上交所、深交所之外的其他機構證券化交易。所謂證券化,就是三個基本標準來測定:等額細分、連續交易、面向公眾。這是證券化的基本形態。有些機構就觸碰了這些底線。
在現階段,我們更鼓勵基金方式,基金是個小眾,利用基金的方式發現更好的藝術家,包括一些已經成名的藝術家,通過證券化和基金等來推廣和宣傳他(她),使已成名的藝術家被更多地認知,也使年輕的有潛力的藝術家得到推廣,這樣,投資者也得到他們的利益。
在金融這塊,銀行的錢也是主顧的錢,銀監會對于銀行的錢也有明確的管理手段,不能隨意想放誰就放誰。因此,我們先從基金這種容易操作的手段逐步推廣,政府逐步完善政策體系,一旦這些政策體系、審批環節、監管環節等建立起來以后,我們也會逐步進行份額化試點。
政府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保證公平性,保障所有投資者的利益,讓所有投資者都能夠受益,這樣我們的目的才能達到。如果僅僅是一部分人受益,更多的人受損,這樣也會阻礙各種資金進入文化產業。
2011年5月國務院出臺了規范各類交易所的政策性文件。中央(國務院)持相當審慎的態度,希望能出臺一個更加完善的能協調各方利益的文件。中國傳統的“一管就死,一放就亂”,如何規避這一情況,我們并沒想卡死大家或封殺,我們關注的是文化交易所如何更好地發展,更加正規、規范化發展下去,和國際接軌。
有些金融機構在國家重視文化發展的情況下被作為試點,初衷是好的,但是最后結果可能是不盡如人意的,所以我們還是想建立一個最公平的市場。之前流行一個小段子,說的是美國的一個小鎮,居民都過著非常幸福,非常富足的生活,沒有受金融危機的影響。這個小鎮源于什么呢?源于上個世紀40年代,有人希望他們買可口可樂的股票,他們都買了,年年分紅,沒有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至今,都沒有人把股票賣掉。
這就是我們的目的,讓所有的投資者都獲益,而不是損人利己,把錢從你的口袋里放到他口袋里,這絕不是政府想做的事情,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時候會非常注意。
不可忽視科技的作用
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所長白國慶:
目前,中國藝術品交易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信譽問題。如何從科學技術及制度建設上化解這一問題,是當前重要的課題。目前,落實好相關的認證機制及建立其相應的成型體制與體系是做好該項工作的一個重要突破口。當然,進一步搞好互聯網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藝術品交易的環境,也是推動藝術經濟不斷發展的重要方面。
比如,中國藝術經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如保險、托管、確權、鑒定、評估、定價等等,都需要可持續的研究與技術上的保障。
一是藝術品的質量保證問題特別是真假問題,可以說是制約藝術經濟發展的關鍵問題。
大家都知道,在銀行,有形物品都可以抵押,專利以前是不可以作為抵押物,現在正在努力,專利也可以成為質押物。大家都知道藝術品是一個重要的投資品,也是個重要的投資領域,價值連城,但是銀行一般不接受用藝術品抵押來貸款。為什么?就是因為藝術品的真假問題把握不定。真假把握不定,鑒定制度缺失,因此,藝術品與金融對接的鏈條是斷的。怎么把這個斷的鏈條接上?
二是交易標的物的運輸安全問題。根據藝術品交易的全新特點,藝術品網上交易需要安全的運輸體系。核心是物流配送體系的差異,要用一種全新的物流配送模式來解決這些問題?,F在標的物的運輸安全也是個大問題,保險公司不承接。為什么呢?因為藝術品的價值不好評估。如果在運輸過程中有損壞或掉包的情況,都不好防備。
三是交易過程中的誠信問題。國家要盡快建立相應的統一管理辦法,規范規程,盡快建立行業管理組織,進行制度化管理。
四是標的物的保險問題。投資者除了考慮藝術品的真假問題、價格、功能問題,還要考慮標的物的管理問題,如有損壞丟失或鑒定評估出現了差錯該怎么辦?責任由誰來承擔?風險如何規避?標的物進行投保,或者專業機構流轉,如果鑒定機構的評估結果有誤,保管單位出現如火災之類的意外,最后由保險公司來賠償。
五是行業自律,監管與信息共享問題。政府必須時時從法律上明確藝術品的網上交易監管辦法,規范交易主體,有效防范交易風險。這些綜合的科學手段的保證,從源頭上把好藝術交易品準入關。
要把落腳點放在文化資源的特征上
深圳杏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永斌:
我們需要考量藝術品本身的本體性因素,從藝術品的特性來講,不管價格呈現如何的增長,其沒有彈性的供給注定的稀缺性和不可復制性,成為資本投入的主要因素。
收藏家和投資者對高端藝術品的迫切需求,呈現上升趨勢。而這一趨勢的背后,正是這些藝術品的歷史與文化創造的特性所彰顯的魅力。
與此同時我們還需審慎地看到,中國藝術金融體系仍處在初級的發展階段。
需要完善藝術品金融市場的交易模式,以及在市場交易過程中的誠信體系、法律體系、政策體系,以及藝術家藝術創作過程中的保護問題。我們不能在藝術創作主動性與創造性缺失的情況下來談論藝術金融體系的建立與發展,那無異于海市蜃樓。
可以說,在未來的藝術金融體系中,藝術資源的產權化、資本化與金融市場的結合程度和深度決定了中國藝術金融市場的體系與架構,決定了藝術金融產業發展的高度和廣度。
(編輯:孫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