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盜版字典“盜走”政府公信力
時間:2013年04月28日來源:新華網作者:
新華網西寧4月28日電(記者 龐書緯)說起《新華字典》,大家都不陌生。正是這本小巧而實用的字典,伴隨了青少年的成長。然而不久前,云南多地近十萬名學生拿到手的《新華字典》,竟然全是盜版。是沒錢嗎?當然不是!
2012年,根據財政部、教育部規定,云南省將《新華字典》納入國家免費提供教科書名單,并下撥中央專項資金。然而,相關部門卻將專項資金當作“唐僧肉”,違規“轉借”發行資質,并層層“轉包”,導致裝訂松散、紙張粗糙甚至出現缺頁、白頁的字典,被堂而皇之地發放到學生手中。
難道孩子們的基礎教育,要建立在“盜版”之上?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基礎教育的質量,將影響孩子們一生的認知能力與知識結構。然而,少數公職人員,竟為一己的蠅頭小利,置下一代的成長于不顧。“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祖訓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都成了天大的諷刺。
更嚴重的是,上述行為對人生觀、價值觀正處于形成期的少年兒童,將起到惡劣的“示范作用”:連中央的專項資金都敢肆意侵吞,對青少年的權益都敢伸出“黑手”,還有什么規則不可以踐踏?
據相關報道,鑒于案情重大、性質惡劣,該案已被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列為掛牌督辦案件。希望最終的處理結果,不是拉出幾個“替罪羊”,而是斬斷幕后的“黑手”,并以此為契機規范政府采購的相關環節。否則盜版《新華字典》“盜走”的,很可能將是民心,是政府的公信力。
(編輯:子木)
共1頁 首頁 | 上一頁 1 下一頁 | 尾頁 轉到第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