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媒體積極響應倡議為實現中國夢傳遞正能量
新華社北京5月15日電 4月16日,中國記協在京召開“我為實現中國夢傳遞正能量——記者社會責任主題討論會”,并與中央主要新聞單位、部分重點新聞網站和首都新聞單位共同發起了“以強烈社會責任感為實現中國夢傳遞正能量”的倡議。倡議得到新聞媒體積極響應,各單位紛紛組織專題討論,開展主題活動,收到良好效果。
中央主要新聞單位組織召開各種形式的座談會、培訓班暢談記者社會責任。人民日報以“媒體和記者在抗震救災報道中的社會責任”為主題召開討論會,6位參與蘆山抗震救災報道的編輯記者介紹心得體會。新華社各部門結合倡議書內容,組織“從汶川到蘆山”“忠實職責使命 唱響時代最強音”等業務討論,暢談對履行記者社會責任與實現中國夢的理解思考。光明日報以青年記者的成長與鍛煉為切入點,組織報社部分青年業務骨干召開“青春夢·中國夢”座談會。經濟日報開展“‘中國夢’與媒體責任”專題培訓,幫助編輯記者進一步理解領會“中國夢”的科學內涵、豐富內容和實踐要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負責同志圍繞熱愛、思考、良心、情懷、行動等方面內容,與編輯記者播音員主持人進行交流;中央電視臺組織新聞節目主持人和播音員培訓班,結合當前形勢任務,深入闡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和電視媒體應擔當的社會責任。中國日報組織各部門青年編輯記者進行專題討論,深入研討如何以強烈社會責任感做好對外宣傳工作。
新聞單位還積極主動策劃主題報道、組織主題活動,為實現中國夢弘揚正能量。新華社組織“新華青年 頂起中國夢”微博接力活動,號召青年編輯記者闡發對中國夢的理解。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中國網絡電視臺共同推出“出彩人生:中國夢·我的夢”征集與展播活動,全面征集普通人的“中國夢”故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經濟日報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認真改進突發事件和熱點難點報道,努力傳遞和放大正能量。法制日報開展“中國夢·法治夢”主題采訪活動,在全社會營造傳遞、弘揚、凝聚、強化法治正能量的輿論氛圍。
通過開展響應倡議活動,廣大編輯記者對新聞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有了更深入、更具體的認識。人民日報編輯熊建認為,媒體的敬業和水平,不單表現在跋山涉水、訪苦問寒,還表現在深入思考、全面把握。農民日報記者江娜認為,社會責任是新聞職業精神題中應有之義,記者報道必須著眼于推動工作、解決問題、理順情緒。工人日報記者徐新星說,新聞工作者有社會責任感,才有資格成為中國夢的宣傳者,成為社會中正能量的傳遞者,成為思想的建設者。
(編輯: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