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年春晚展馮式新意 接受全國觀眾品評
光明日報北京1月30日電(記者蘇麗萍)名導馮小剛執導的2014年央視春晚,大年三十晚如期播出接受全國觀眾的品評。雖然相聲小品等語言類節目數量少讓觀眾覺得不太過癮,但勁歌歡舞,眾多的新星,以及混搭的巧妙和創意節目的新奇,都讓人覺得馮式春晚的確做出了新意。 晚會的開場短片《春晚是什么》即體現了馮氏風格,各界人士、普通市民一同出鏡,說出他們心中的“春晚是什么”,不乏調侃,好似自吐槽,又像是給人們打預防針,那就是對春晚人們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暗喻春晚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典型的馮氏幽默。
混搭出新意,是本屆春晚的最大亮點,法國女演員蘇菲·瑪索與劉歡共同演唱經典歌曲《玫瑰人生》,2014年又恰逢中法建交50周年。而韓星李敏鎬曾出演“流星花園”的韓版《花樣男子》,他與庾澄慶分別用中韓文演唱《流星花園》的主題曲《情非得已》,贏得了90后粉絲們的熱烈歡迎。
創意節目也新意迭出。成龍與70名小演員齊秀好功夫,他們表演的武術節目《劍心書韻》,將武術與書法相結合,使之更具中國特色。匈牙利Attraction舞團的舞蹈《符號中國》,他們把肢體動作和投影融為一體,搭成各種造型,而這些造型正好是人們所熟悉的、享譽世界的中國符號,如長城、漓江、熊貓等,逼真巧妙,令人驚嘆。形體秀《魔幻三兄弟》以及郎朗、魔杰二人組、雪兒共同演繹的《野蜂飛舞》也很新奇。而大鼓、快板、評彈等曲藝形式的聯唱,則頗有草根意味。
馬年春晚歌舞節目表演者新面孔多,其中“直通春晚”四強集中亮相,汪小敏、華晨宇、肖懿航、李琦分別展示了他們的好聲音;王錚亮的《時間都去哪了》、影帝黃渤的《我的要求不算高》、郝云的《群發的我不回》、大張偉的《倍兒爽》等溫暖而接地氣;剛在《中國好歌曲》嶄露頭角的霍尊獨唱《卷珠簾》,文辭優美,曲調悠揚婉轉,令人耳目一新。此外,楊麗萍的徒弟小彩旗從晚會開始直至零點鐘聲敲響,在舞臺的一側連續4個小時不間斷的旋轉動作,象征著時鐘在不停地運轉。
語言類節目針砭時弊,引人共鳴。蔡明的《擾民了你》,扮演的“老太太”延續了蛇年春晚中的毒舌路線,金句不斷,讓大鵬、華少、岳云鵬紛紛“躺著中槍”。同時該小品也涉及群租房、選秀、北漂、空巢老人等話題,引起觀眾們會心的笑聲。“開心麻花”的《扶不扶》,以老人倒地究竟扶還是不扶的問題,引發出“人倒了不扶,心倒了,想扶也扶不起來了”的感慨,令人深思。馮鞏的小品《我就是這么個人》,調侃了見風使舵的小人,郭冬臨、牛莉、邵峰的《人到禮到》諷刺了社會上水漲船高的隨禮風,都頗具諷刺意味。
(編輯:子木)
· | 春晚挨“罵”的背后 |
· | 春晚少了是件好事 |
· | 文化部春晚等三大晚會確定停辦 |
· | 春晚正式聯排前“不關門” 全力挖掘優質作品 |
· | 春晚“老伙計”緣何成“老大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