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征求意見
時間:2013年05月07日來源:中國文化報作者:秦毅
《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征求意見
非遺項目建退出機制,傳承人考評不合格將被取消代表性傳承人稱號。日前,陜西省政府法制辦公布了《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并面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
《意見稿》規(guī)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門應當每3年對本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保護情況進行檢查。檢查不合格的,責令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可以取消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保護責任單位資格,也可以由原公布機關取消其項目。
《意見稿》指出,非遺傳承人應當按照師承形式或者其他方式選擇、培養(yǎng)新的傳承人;妥善保存有關實物和資料;配合有關部門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依法開展展演展示、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公益性活動。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門應當每3年對代表性傳承人和代表性傳承單位進行一次考評。考評不合格的,責令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由原認定機關取消其資格。
《意見稿》指出,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特色鮮明、存續(xù)狀態(tài)良好,具有重要價值和廣泛群眾基礎的特定區(qū)域,應當實行整體性保護。實行整體性保護的區(qū)域,不得擅自修繕或者改造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的建筑物、場所和遺跡,不得在重點保護范圍內興建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筑風貌、環(huán)境風貌不一致的建筑物,確需修繕或者改造的,其風格、色彩及形式應當與相鄰傳統(tǒng)建筑的風貌相一致。
(編輯:單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