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徐匯燕萍京劇團攜三部原創劇目進京演出 多媒體技術給京劇舞臺增色
京劇《涅槃之夜》劇照
5月底,上海徐匯燕萍京劇團帶著三部原創京劇作品來到北京:多媒體音樂京劇《涅槃之夜》、新編歷史京劇《黃道婆傳奇》、大型原創京劇《道觀琴緣》,于5月22日至25日陸續登陸長安大戲院。作為上海122個民營劇團中唯一的一家京劇團,能夠進京匯報演出一直是團長周燕萍的愿望,但苦于經費等問題不能成行,這一次,帶著作為慶祝“十八大”和《講話》發表70周年的獻禮劇《涅槃之夜》,他們終于來到了北京。
《涅槃之夜》定位為“多媒體音樂京劇”,是燕萍京劇團今年的最新原創劇目,故事依托于小說《紅巖》,展現了11.27大屠殺前夜,江姐、許云峰、華子良等共產黨人的群像。據悉,不同于傳統京劇,《涅槃之夜》將藝術蒙太奇、紀實風格與現代京劇元素相結合,通過紀實影像資料、燈光音效、舞蹈、交響等豐富的形式,采用時空穿越的手法,用閃回、多線性敘事等向觀眾展現了一個豐滿生動的故事。為了創作劇本,該劇編劇、總導演佟瑞敏去了重慶的紅巖館,查閱了很多資料。“這個戲非常難寫”,他對記者說,“因為只寫發生在一個晚上的故事,給主創團隊帶來了很大困難。”做電影出身的他于是想到了閃回,用蒙太奇的手法拓展故事的時空。
他們還花了很大功夫在京劇舞臺上大膽使用了3D技術,3D視覺效果將持續37秒的時間。佟瑞敏介紹,“憑借著這種沖擊力和穿透力,把觀眾帶到那天晚上的緊張時刻,共產黨員們面臨著生與死的考驗。”之所以是這樣的故事結構,以及對多種藝術形式和新老媒體的綜合運用,是因為這是一部針對中青年觀眾打造的京劇作品,包括在唱詞的撰寫和音樂的處理上都針對這個觀眾群做了很多嘗試和創新。
執導這部戲也使佟瑞敏收獲了意外之喜。該劇負責燈光、音響等的技術團隊的年輕人之前并不喜歡看京劇。但是創作完成后,這群年輕人和他交流時會用很多京劇術語,和他探討梅派及其他小的京劇流派。“他們通過這部戲喜歡上了京劇,也看了很多戲,從這點看,我們起到了傳承京劇藝術的作用。”佟瑞敏很欣慰。
這幾年來,燕萍京劇團打造的原創劇目均收獲不錯的成績。首部原創大戲《道觀琴緣》在第五屆中國京劇藝術節上獲得二等獎,燕萍京劇團也成為目前為止在國家級藝術節上唯一獲過獎的民營京劇團。2011年,《黃道婆傳奇》獲上海市民營文藝表演團體原創劇目貢獻獎。成立三年來,該團打造的幾部作品均為原創劇目。“原創”,是燕萍京劇團堅持要走的路。“說出來可能有些老戲迷要罵我。如果現在一部京劇每個演員上場的時間還是像傳統京劇那樣要5到10分鐘,現代觀眾難以接受。”周燕萍說,“現在很多年輕觀眾不愛看京劇,就是覺得節奏太慢,他們上班已經很累了,下了班付出時間到劇院,希望能看到節奏快的、觀賞性強的戲。”
在準備創作《涅槃之夜》時,周燕萍去看了臺灣導演李國修的《京戲啟示錄》,它的節奏、表現手法和對多媒體的運用,讓她覺得眼睛和腦子都不夠用,而且從頭到尾沒有年輕觀眾離席,這讓她很感慨:“現代觀眾需要這些。很多年輕人看了這樣的戲以后會想看京劇。”于是就有了現在的這部進行了大膽創新的《涅槃之夜》。
作為由周燕萍自己創立的民營京劇團,從藝術角度講,只有做原創作品,才能讓她的想法得已實現,讓一些嘗試和創新能夠進行,而從現實角度講,只有做原創戲,才能為劇團帶來經濟效益。周燕萍說:“因為傳統戲各地的劇院都會演,所以去外地演出時,很多企業和政府想看的是一些比較新的現代的京劇。我也希望給京劇融入其他優秀的藝術元素,現在京劇元素被有些電視劇如《大宅門》用得非常好,那我們為什么就不能吸收別人的好東西呢?京劇藝術要發揚光大,一定要在繼承的同時有創新。”
2009年,燕萍京劇團在燕萍文化工作室的基礎上成立,作為一個民營京劇團,且身處上海這樣一個相比之下觀眾更容易接受越劇和滬劇的城市,其生存的艱難可想而知。因為養不起太多的人,劇團沒有固定的班底,每打造一部新戲就要現找人。為了打造原創大戲,周燕萍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貸款,找企業投資贊助,被人稱為“周大膽”。該團董事長陳惠福告訴記者,因為燕萍文化工作室除了京劇演出之外還有舞蹈、音樂等綜合性演出,所以不排原創大戲的話,還是能夠賺錢的。“排《道觀琴緣》時,沒有政府支持,全是我們自己掏腰包,花了100多萬,這個成本可以排好幾個老戲了。但只有做新戲,民營劇團才能往更好的方向發展。”他說,“這樣的原創大戲演幾場是不可能回本的,需要有個長期的過程。”據悉,《涅槃之夜》七八月份還將于上海演出,而且現在已經有上海的學校要包場觀看,《道觀琴緣》和《黃道婆傳奇》今年還將到香港演出。
(編輯: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