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六合,看“茉莉花”鄉百“畫”爭艷
2012南京·第二屆全國農民畫展暨第二屆南京六合農民畫文化藝術節拉開帷幕
金秋六合,看“茉莉花”鄉百“畫”爭艷
全國64家畫鄉600余幅農民畫再聚冶山
與會領導為獲獎者頒獎
秋風送爽,金桂飄香,六合冶山演繹絢麗多姿;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江北畫鄉再擺文化盛宴。9月26日,由中國民協、江蘇省文聯、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江蘇省民協、江蘇省美協、南京市委宣傳部、南京市文廣新局、南京市文聯、南京市文化集團、六合區人民政府承辦,江蘇省農民書畫研究會、六合區委宣傳部、六合區文廣局、六合區文聯、冶山鎮人民政府、六合農民畫藝術中心協辦的2012南京·第二屆全國農民畫展暨第二屆南京六合農民畫文化藝術節在六合區冶山鎮南湖公園盛裝開幕。
開幕式由南京市六合區區長霍慧萍主持,南京市六合區委書記李世貴致辭。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鄭澤光,江蘇省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王慧芬分別講話,中國民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張志學宣讀了表彰決定,并為獲獎者頒獎。開幕式上王慧芬、鄭澤光、李世貴、張志學等為畫展開啟水晶球,拉開了本屆農民畫文化藝術節的序幕。
作為第十二屆南京文化藝術節的重頭戲之一,今年的農民畫文化藝術節活動較首屆的“處女秀”規格更高,場面更火,人氣更爆。
與會領導為畫展開啟水晶球(左起:張志學、鄭澤光、王慧芬、李世貴)
學術研討給藝術節添光
開幕式同一天,2012南京·中國農民畫學術研討會在六合金牛湖茉莉花園度假村先行舉行。中國民協、江蘇省文聯、省民協、省美協及南京市文聯的10多名專家學者和市、區及相關部門領導出席研討會,并就“傳承和發展農民畫對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意義”展開暢談。研討會由中國民協副主席、江蘇省民協副主席吳元新主持,南京市六合區副區長施勇君致辭,六合區冶山鎮代表及湖北、吉林、江蘇的代表先后進行了交流。張志學在講話中對發展農民畫的意義作出了高度肯定,他希望通過這次農民畫學術研討會引起更多的領導、專家、繪畫愛好者及收藏家的興趣;希望大家都來關注中國農民畫、繁榮中國農民畫,推動中國農民畫的發展,為建設和諧幸福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更大的貢獻。
與首屆六合農民畫文化藝術節不同的是,本次農民畫展開幕式定在當天下午。主辦方從來自全國24個省、市、自治區64個畫鄉的300多名畫家攜600余幅作品中評選出一等獎5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20名,優秀獎125名,另有20家單位榮獲組織獎。冶山鎮有12幅優秀作品入圍,畫家張國良創作的《栽秧在人前,割麥在人后》被評為一等獎,另有11幅作品分別獲二、三等獎和優秀獎。
獲獎作品在六合農民畫藝術中心揭開“面紗”,10月中旬,這些作品將赴周邊城市巡展并計劃在北京進行展出。
魅力小鎮重現畫壇盛事
1988年2月,原六合縣成為文化部首批命名的“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之一;2008年11月,六合區冶山鎮捧回“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金字招牌;2011年,六合農民畫藝術中心又被中國農民書畫研究會定為“中國農民書畫研究會創作基地”;2012年,六合農民畫藝術中心更成為第二批南京對外文化交流基地之一。
作為中國農民畫畫壇的重要一極,六合農民畫正越來越多地受到業界的關注、名家的矚目和市民的追捧。2009年以來,六合先后參加和舉辦農民畫展覽、研討、拍賣、大賽等活動近50場。尤其是在第三屆六合農民畫精品拍賣會上,由農民畫家張國良與愛人方翠蘭共同創作的,曾入選中國農民畫精品邀請展的作品——《當今社會不戀舊情》拍出31600元的高價。連續三年的精品拍賣會上,一百多幅畫為大眾所追捧,農民畫“身價”不斷攀升,“熱度”持續升溫。六合農民畫越來越成為一顆耀眼的“明星”。
三等獎作品《童謠》(廣東龍門 翟淑芳)
品牌工程催生文化崛起
隨著區內東部干線的通車,南京繞越高速、區內北部干線、揚滁公路的開建,冶山正借力農民畫這張“文化名片”崛起騰飛。投資10億元的楓彩農業彩色植物園、投資2600萬元的冶牌雨花茶千畝茶園、投資1.1億元的康樂循環農業園、投資5000萬元的標準化菌菇生產基地,使冶山正華麗變身為“投資沃土”。以江蘇六合國家地質公園的核心景區桂子山國家地質公園為中心,打造地質博物館和青少年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以花卉苗木、有機茶葉、經濟林果和設施農業等四大基地為支撐,重點發展雙墩彩色生態休閑觀光產業園和茶文化產業園……
與“與青奧共成長”,在2014年南京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前,冶山將全力打造“全國一流的現代民間繪畫之鄉、華東知名的生態休閑度假之鄉、全省現代農業示范之鄉和全市最美鄉村”,借文化揚名,以生態立鎮,靠旅游富民,讓農民畫鄉“名利雙收”。
(編輯:單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