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電影市場,它就是一塊鉆石礦!
在不久前的第五屆中國(寧波)農民電影節上,傳遞出許多新信息,其中頗為有趣的是從“武打+槍戰”的單一化到“眾口難調”的多樣性需求,通過農村觀眾需求的變化也從另一個側面告訴廣大電影創作者:擺在創作人員面前的就是如何拿出多樣化的產品,來供應農村電影市場!正如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毛羽所說,“農村電影市場,應該說剛剛建立,但是這塊市場遲早會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的另一塊鉆石礦?!北景鎻恼?、市場、創作等多個角度關注農村電影市場的最新變化,期待農村電影市場愈發生機勃勃。 ——編者
從左至右:電影《舉起手來2》《功夫之王》《錦衣衛》等都是在農村電影市場受歡迎的影片
我國已建成農村電影全新發行放映體系
毛羽(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
“十一五”以來,國家通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按照企業經營、市場運作、政府購買、群眾受惠的原則,我國的農村電影已經完成了從膠片放映向數字放映的轉變,建立起了全新的農村電影的發行放映體系。
首先是組建了一批以院線制、公司制、股份制為特征的農村電影院線公司,而這樣的一個院線公司又通過招標的方式組建了多種形式的放映隊,在行政村設立放映點,形成的上下貫通、資本連接、覆蓋到村的發行放映網絡,就是我們現在已經在全國的64萬個行政村建立起了一個以數字電影為主的、有新的運營主體參與的這樣一個發行放映網絡。截至今年上半年,經過電影局批準成立的院線已有248條,農村的放映隊已經超過50000支。
第二個方面,根據我們國家的國情,現在在國家廣電總局的數字電影節目管理中心建立起了農村電影的技術服務平臺,這個技術服務平臺承擔著我們流動放映的節目制作、加密、傳輸、授權放映、網上交易等服務和管理,目前這個平臺經過不斷的完善和升級,數字中心已經成為我們農村電影發行放映的一個樞紐,提供強力的技術支持。
第三個方面,為了確保農村影片公益版權影片的供應,專門成立了中影新農村數字電影發行公司,由政府委托來承擔全國的農村電影公益版權的集中采購和統一發行,建立起了一個片源的保障機制。到目前為止,數字中心和新農村發行公司向全國發行的公益影片和商業影片的數量在2500部左右,應該說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我們農村電影市場的節目不足,或者是拷貝的成本過高這樣一個大難題。
第四個方面,由數字中心、中國電影科研所、中國電影質檢所、中國電影器材公司等單位,共同組建了一個技術檢測、制訂標準、組織培訓,并為設備提供集成、后期維修這樣一個中介服務的技術保障體系。
第五個方面,國家為了保障農民群眾一個月一個村看一場電影的這樣一個公共文化服務的目標,建立起了財政資金的保障體系。按照公共文化服務的目標,全國64萬個行政村,每年公益放映場次在771萬場左右,國家財政要對這771萬場電影,每場補貼200塊錢。就是說維持國家每年投入到農村電影補貼的費用,就在15億元人民幣以上。這要和制片方說明的是,目前農村公益放映支付給制作方的公益版權費,為每一場10塊錢,商業的版權費會更高一些,因為每年大概是放映800萬場左右的電影,一場電影10塊錢,我們給片方的版權費會在8000萬元左右,這8000萬元應該是目前我們的制片方面臨的一個值得關注的市場。
(編輯: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