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話京藏情 同筑中國夢
北京市文聯組織首都藝術家代表團赴拉薩文化援藏暨文化交流取得圓滿成功
代表團與拉薩市領導座談 梅 雁 攝
京藏兩地書畫家交流現場
北京市文聯黨組書記陳啟剛看望困難家庭,書法家顏振卿獻上書法作品
美術家吳進良揮毫創作
張亮京、李呈修、王利軍美術家“三劍客”同繪《十里荷香》
劉惠欣演唱評劇《花為媒》選段
楊少彭演唱京劇《沙家浜》選段
劉桐演唱歌曲《這片海有我》
臺上表演舞蹈《秦王點兵》的幾個小伙子賣力演出,一下臺他們就因嚴重缺氧吸起了氧氣 梅 雁 王春梅 攝
陳印泉、侯振鵬演出相聲《我愛拉薩》
姜旭演奏的管樂串燒《盛世歡歌》贏得熱烈掌聲
模仿秀演員良子與拉薩警備區某部官兵互動
演出現場一片歡樂
方浩然的口技表演惟妙惟肖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場,看到神鷹披著那霞光,像一片祥云飛過藍天,為藏家兒女帶來吉祥……”當歌手高鵬飛唱著藏族群眾熟悉和喜愛的歌曲《天路》走下舞臺,演出現場一片沸騰,合唱聲、拍掌聲一浪高過一浪,而高鵬飛脖子上潔白的哈達也堆成了一座小小的“雪山”。這是近日發生在西藏堆龍德慶縣羊達鄉通嘎村的一幕。6月19日至28日,由北京市文聯組織的首都藝術家一行近60人來到西藏拉薩,為當地農民、市民、援藏工人、駐藏部隊官兵送去了5場慰問演出,其間還舉辦了4場書畫筆會,所到之處受到熱烈歡迎。
藏族村里來了首都藝術家
6月20日上午,本次活動的首場演出在堆龍德慶縣羊達鄉通嘎村村委會舉行。
藝術家們乘車趕到時,村委會的大院里已經坐滿了藏族村民。“扎西德勒!”村民們滿面笑容地打著招呼,眼中充滿了期盼。
稍作準備,演員們便開始了精彩的演出。李美儒、梅笑寒、王月帶來的傣族舞蹈《邵多麗》婀娜多姿,劉桐演唱的《故鄉是北京》旋律優美,林琦、邢立軍的雜技《雙人拍球》驚險刺激,陳印泉、侯振鵬合說了為此次演出特別準備的相聲《我愛拉薩》,“笑果”頗佳,方浩然表演的口技模仿惟妙惟肖,劉惠欣演唱的評劇《花為媒》選段嗓音清麗,李學義帶來的魔術變幻莫測,姜旭吹奏的管樂串燒《盛世歡歌》喜慶熱鬧,高鵬飛的一曲《天路》婉轉嘹亮,良子的小品《超級女聲》俏皮逗趣,李鐵錚、杜天倫等演出的舞蹈《秦王點兵》古典陽剛……美好的節目一個個呈現,村民們的笑臉也如花般綻放。
“聽說有北京的藝術家要來演出,村民們可高興了!這可是我們村里第一次有這樣的演出。”通嘎村第一書記阿努興奮地說。他告訴記者,為了看演出,一大早大家就從四面八方趕來了,其中有不少是附近村鎮的,“很多在拉薩市區里工作的村民還特意請了假趕回來,這樣的機會太難得了。”
這一邊,演員們傾情演出;另一邊,書畫家們則擺好筆墨,為當地群眾創作起了書畫作品。張亮京、李呈修、王利軍、吳進良、顏振卿、譚軍立、邢光輝7位來自北京的書畫家在露天擺放的不大的書桌上揮毫潑墨,一幅幅遒勁有力的書法,一張張韻味十足的畫作,讓現場翰墨飄香,吸引了眾多群眾駐足觀看。譚軍立還與藏族書法家南杰旺扎合作了一把,兩人在同一張紙上寫下漢字、藏文兩個“福”,譚軍立說,這次來拉薩就是想把美好的祝愿送給藏族同胞,希望他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福字代表了首都藝術工作者的祝愿。畫家吳進良則畫了一幅雄雞牡丹圖,他邊畫邊向記者講述這幅畫的美好寓意:“雞,吉也,代表著吉祥,牡丹則意為富貴,想祝福藏族人民吉祥如意。”在近兩個小時的書畫交流中,北京和拉薩的書畫家們完成了數十篇書畫作品,并把這些作品送給了藏族群眾。就連在現場執勤的民警也經不住誘惑,向書畫家們求起了字畫。
6月21日上午,藝術家們又來到城關區納金鄉塔瑪村演出,豐富多彩的節目深深吸引了當地群眾。演出結束后,首都的藝術家們還在北京市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陳啟剛的帶領下走進了該村貧困家庭丹增家中進行慰問。陳啟剛代表首都藝術家向70多歲的老人一家送上了慰問品和慰問金,以及書法家顏振卿創作的一幅“家和萬事興”書法作品,祝愿他們的日子越來越好。下午,藝術家們又馬不停蹄地趕往北京援藏項目拉薩市文體中心工地進行慰問演出,在暴曬的露天工地現場,藝術家們為工人們獻上多個飽含著家鄉人民深情的節目,現場一片歡聲笑語。由于媒體的報道,活動在當地引起強烈反響, 6月22日,首都藝術家代表團應邀在拉薩警備區某部為官兵們額外增加了一場演出和一場書畫筆會,深受部隊官兵好評。而本次活動的最后一場演出,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頭戲——在拉薩市政府會議中心舉行的“共話京藏情 同筑中國夢——首都藝術家赴拉薩慰問演出”,共吸引了拉薩市黨政軍及各界群眾、學生600余人前來觀看,演出現場,藝術家們賣力演出,觀眾熱情鼓掌叫好,京藏兩地的濃濃情誼盡在不言中。拉薩市第二高級中學的高一學生巴措,特地早早完成功課后趕來了,她告訴記者,以前看這種演出的機會不多,因此特別高興,“我最喜歡舞蹈和魔術了,舞蹈很美,魔術太神奇了!其他的節目也很棒,回去后我要把我用手機錄的視頻放給同學看。”一臉得意的巴措是班里的文藝委員,她是帶著“學習”的任務前來的。
“為了西藏的觀眾,拼了!”
此次來演出的很多演員都是首次來到西藏,在高原演出不比平原,缺氧和高原反應是演出的最大磨難和挑戰。然而每個演員在觀眾面前都極力呈現出最好的一面,“只要觀眾喜歡再苦也值”是支撐大家的動力源。此次演出的主持人王慶泉來到西藏后高原反應強烈,發燒、鬧肚子還吃不下東西,整個人憔悴不已,可是只要一上臺就來了精神,不僅絲毫沒有了生病的跡象,聲音也洪亮了。“這是演員的共通點,只要一站上舞臺,立馬進入狀態,倍兒精神。”雖然生病了,演出王慶泉卻一場也沒耽誤,“為了西藏的觀眾,拼了!”
而在城關區納金鄉塔瑪村,青年演奏家姜旭從臺上走到藏族村民中間,分別用五六種民族管樂樂器演奏了《唱支山歌給黨聽》《十月是你的生日》《北京的金山上》等歌曲,動聽的旋律感染著觀眾,引得藏族群眾紛紛為他獻上哈達。演出時還意氣風發的他一結束演出,就趕忙走到吸氧處大口大口吸起了氧氣,“吹奏樂器要消耗很多氣力,雖然演出時有點缺氧不太舒服,但是幸好演出沒受影響。”此次是姜旭第一次來西藏,為了能夠成行,他推了好幾場商業演出,姜旭告訴記者,看到觀眾們那么熱情,他很感動,也很受鼓舞,“這是真正的為人民服務,很接地氣,以后有機會我還來!”在拉薩市文體中心工地,露天的演出場地,毒辣的日頭曬得人頭昏眼花,演員們卻冒著高溫流著汗水奉獻著高質量的演出。口技演員方浩然來到工人中間,惟妙惟肖地模仿起鳥、藏獒、獅子、羊、驢等十多種動物的叫聲,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方浩然在上場前特意吸了很長時間的氧氣,為的是保證演出質量。他告訴記者,來西藏之前他還一直擔心這次能不能在高原上完成演出任務,來了以后雖然有些高原反應,但基本還算適應。“與觀眾互動時,看到大家熱烈的反應,再苦也值得!”
正是演員們的堅持,讓相隔近4000公里的北京和西藏變得沒有距離,讓兩地人民的心更加貼近。此次活動是繼去年之后北京市文聯第二次組織藝術家走進西藏進行慰問演出交流,“在經濟援藏的基礎上,我們還應當加強文化援藏力度。這次演出突出與觀眾的互動,從而溝通了京藏兩地人民情感,有助于民族團結。”陳啟剛期待的這一活動所要達到的目的在演出中得到了圓滿實現,他表示以后還會繼續把這一活動搞下去。
(編輯:蘇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