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泰山之尊——全國中國畫美術作品展”有感
觀“泰山之尊——全國中國畫美術作品展”有感 當下中國畫的開拓與浮躁
日前,中國美協與泰山市政府共同策劃的“泰山之尊——全國中國畫美術作品展”開幕。評委們認為,此次展覽的投稿作品水平較高,作品質量較為齊整,且涌現出了一些優秀作品。但另一方面,評委會的專家對當下中國畫創作存在的許多實際問題感到擔憂。譬如,中國畫整體文化品質下降,中國畫的“制作性”逐漸壓倒其“書寫性”,美術家的書法篆刻等綜合能力下降,以及中國畫的“寫意”精神現今“弱化”、“矮化”甚至“異化”。
近年來,為推動當代中國畫創作的繁榮發展,中國美協每年在全國各地舉辦多個中國畫作品展。一些展覽已發展成為中國美協的常規性美術展覽之一,有的則提升為中國美協的品牌性展覽。這些展覽的舉辦,逐步推進和明確了中國畫展覽的學術規劃和展覽的學術導引。
以“泰山之尊——全國中國畫美術作品展”的展出作品為例,總體來看,中國畫的創作題材擴大,形式風格更加多樣化,但推崇描寫實物的寫生技巧和創作方法上的寫實主義仍是展覽作品的主流。作品所涉題材以都市田園風景為主,也有對民族風情、當下環境生態、日常人倫題材的關注。多幅參展作品精心描繪了我國少數民族獨特的民俗民風、多姿多彩的服裝服飾以及少數民族地區的美麗景色。美術家們盡其所能開拓山水田園的題材范圍,無論是江南水鄉、黃土高坡、白山黑水、冰雪世界還是草原荒漠,都被納入作品中加以表現。另外,都市生活的題材也不斷被開拓,一些新興的都市景象和各色人物,如農民工、旅游熱、城市化進程及城市生態等都被納入畫面中。
從展覽作品的樣式風格來看,有一點值得注意,不少作品已經突破了“工筆”和“寫意”的概念范疇。我們知道,在筆墨為主的中國畫語言里有兩種:一種是筆墨服從客觀實景,可以稱為“實景筆墨”,它較為注重客體的再現;另一種是以書法式的筆墨運動形成的景觀,可以稱為“圖式筆墨”,它注重的是主觀的表現,所表現的內容既有對應的物象也有抽象的圖式。當然,在中國畫中也有介于這兩種筆墨形式之間的表現。
展覽上,以“實景筆墨”為創作語言的作品較多。“實景筆墨”的筆墨服從對象的外貌特點,擺脫了傳統水墨畫的程序套路,強化了水墨畫的具象寫實能力,在人物、山水上均有表現,但尤以人物畫突出。這些作者較為重視景觀對象的風貌特點,能更深入地描繪客觀對象的紋肌理、形態、骨肉、結構等,凸顯以素描為基礎的造型能力在中國畫創作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有些作品中,由于過分追逐寫實效果,筆墨逐漸失去了自己的性格,被編織進圖像當中。另外,以“圖式筆墨”為主的繪畫語言,也在一些展覽作品中有所反映。這些作品以形成具有個性與自足的畫面為旨歸,但在整個展覽中所占數量的比例并不高,而且富有創造性的“圖式筆墨”作品少而又少。展出作品中的書法式筆墨運動的表現,多是在追摹當今中國畫界一些成名畫家的較為成熟的“圖式”風格。還有一些作品,介于“實景筆墨”和“圖式筆墨”之間,靈活調動這兩者的藝術元素。這些作品吸收模仿其他畫種作品的視覺特點,如版畫、漆畫、油畫的圖像效果,拓展了材料的表現力和形式張力,客觀上豐富了中國畫的表現手段。
(編輯:黃遠)
· | 當代油畫的意象表達 |
· | 中國當代水彩畫委內瑞拉受捧 |
· | 當代雕塑:“借題發揮”的藝術 |
· | 當代珍品唐卡藝術展舉辦 |
· | 當代中國畫五十位名家作品邀請展在河南成功舉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