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本真的魯迅形象史——讀《魯迅像傳》
《魯迅像傳》 黃喬生 著
魯迅東京弘文學院畢業照,攝于1904年。
魯迅身穿自己設計的服裝照片(一),攝于1911年。
魯迅為《活的中國》所攝,攝于1933年5月26日。
拿到《魯迅像傳》,啟箴閱讀,喜不自勝。這是筆者盼望已久的一本書。魯迅離世已近80年,我們終于看到了完整、系統整理先生照片的一本書,我們終于有了一部本真的魯迅形象史。
西方傳記文學研究界流傳一句話:“一圖勝千言。”我們可以通過現在發現、保存的114幀魯迅照片,輔以整理者詳細的文字解說,來研究、欣賞先生自早年到晚年的形象演變。
青年時期:風華正茂,豐神俊朗
書中魯迅最早的照片拍攝于1902年秋,是浙江同鄉會在東京的合影。最早的魯迅單人照是那張著名的1903年“斷發照”,距今整整90年,如此可見該書寶貴的文獻價值。
從書中魯迅青年時期的照片,我們可以看到先生當年的風采:風華正茂,豐神俊朗。拍攝這兩張最早的照片時,魯迅剛剛20歲出頭,翩翩少年,涉世未深,血氣方剛。從其表情看,他對未來充滿了憧憬。正是在贈給摯友許壽裳“斷發照”的背面,他題寫了“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闇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詩句,成為自己的精神宣言,也影響了無數熱愛魯迅的后來人。
除了這一張“斷發照”,最能代表青年時期魯迅風采的,還有1904年魯迅在弘文學院的畢業照,一樣的風度翩翩,英氣逼人,讓人過目難忘。而有重要文獻價值的還有1906年3月棄醫從文時與仙臺醫專同學的合影,成為魯迅一生的轉折點。據有關人士回憶,1933年2月17日,魯迅與蕭伯納見面時,蕭伯納夸獎魯迅的樣子好看,魯迅回應道:早年的樣子還要好!看了魯迅青年時期的照片,我們確信魯迅青年時期的形象確實很有魅力。
中年時期:成熟睿智,身體健康
魯迅中年時期的照片,給我們的最深印象是成熟睿智,其表情已不再是青年時代的單純、陽光,而表現出世事歷練后的成熟睿智。
中年時期是魯迅的成名期,此期間先是《狂人日記》發表于《新青年》,“魯迅”之名開始為人注意。后來是《阿Q正傳》發表于《京報》副刊,華夏震動,魯迅之名如日中天。在情感上,與許廣平由相識、相戀到結婚,結束了感情上的孤獨寂寞。經過若干社會事件的歷練,如女師大風波,起訴章士釗,離京南下,任職廈門大學、中山大學等,他的眼神睿智自信,表情莊重深沉。身體狀況是健康的,顯得精力過人。
這一時期的照片以1925年5月28日為俄文版《阿Q正傳》所拍攝的兩張照片和1927年9月11日與許廣平、蔣徑三的合影為代表。
晚年時期:蒼老慈祥,亦柔亦剛
晚年時期的魯迅照片,給我們最深的印象是蒼老慈祥、亦柔亦剛。他晚年所經歷的國民黨政府的迫害、通緝,左翼文壇內部的傾軋、暗箭,反映到他的表情上,就是前所未有的滄桑感,冷峻、剛毅;另一方面,是他與友人、家人在一起時的和藹、慈祥,表現出亦柔亦剛的特點。
晚年的魯迅,由于名滿天下,影響極大,因而交際日廣,反映在照片上是與之合影的人輻射面逐漸擴大,涉及三教九流,特別是外國人越來越多,如與蕭伯納,與內山完造等的合影。
魯迅晚年在個人生活方面,開始正常的家庭生活,反映在照片上就是居家生活照增多,如1930年9月25日的全家福,還有攝于同日的魯迅懷抱海嬰那一張——“魯迅與海嬰,一歲與五十”。魯迅一生嗜煙,我們可以看到魯迅在與友人談話時,乃至走路時手持香煙的照片,多數用煙嘴,有時就用手指。
魯迅一生始終重視對青年作家、藝術家的培養,為此花費了難以計算的時間和心血,這在晚年期的照片上也反映出來。如與青年翻譯家姚克、青年記者梁得所的合影。最讓讀者印象深刻的是其逝世前10天參觀全國第二屆木刻流動展覽會時與青年木刻家的合影,因為攝影者沙飛拍了連續照片,從而讓讀者如臨其境,如聞其聲。我們可以從照片上看出先生的慈祥、欣喜,以及木刻家們對先生的敬仰、喜悅。
《魯迅像傳》所收魯迅最后一張照片是沙飛所攝的魯迅遺容,形容枯槁,兩頰深陷,可以想見魯迅逝世前為病魔折磨之苦,我們為之心酸、下淚。魯迅以他終生的奮斗踐行了其“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宣言,他離世時的體重不足80斤,堪稱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我們說該書是一部本真的魯迅形象史,除了其照片本身的紀實性外,還有另外一層含義:書中所收照片,全部以本來面目付印,而不是刻意塑造魯迅的偉大、完美形象。
由于作者是專業的魯迅研究工作者,有成就的魯迅研究專家,利用其得天獨厚的條件,為每一張魯迅照片都進行了詳細的解說,提供了許多珍貴的歷史背景資料,對讀者了解各時期魯迅的個人情況有很大的幫助。如在魯迅50壽辰聚會上為魯迅攝影的史沫特萊回憶:“他的臉老是那么動人,他的眼睛老是帶著智慧和興味閃耀著,但是在今天,他真正是美麗了。他那件長的綢袍增添了他的美,增添了成為他的一部分的那種尊嚴。”(《魯迅像傳》第222頁)在這里,我們可以發現外國人對魯迅相貌的觀察與國人的不同,給我們諸多啟示。概括來說,魯迅形象的大美在于他由內而外的思想和智慧,是古人所說的“精氣神”,而不是世俗社會關注的漂亮、好看。
(編輯: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