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尚誼:在油畫中注入中國文化內涵
[導讀]“注入中國文化內涵,這是每個有追求的中國油畫家很自然、也必須去做的事情。我認為,東方文化內涵的油畫會出現,但不要刻意追求,要自然而然形成。”
圖片源自于網絡。
靳尚誼,我國當代油畫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我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理論家和教育家。他將歐洲古典油畫精髓與中國民族藝術傳統相融合,開創了中國油畫新古典主義學派。現為中央美院博士生導師、教授、中國美協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作品多次獲得國內外大獎,并被中國美術館等機構和個人收藏。
談中國油畫 與西方油畫差距仍然很大
靳尚誼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油畫家。1949年,15歲的靳尚誼考入由徐悲鴻任校長的北平國立藝專。隨后得到董希文、吳作人等名師的指導,接受了正規的美術訓練。
記者:有人說澳門是中國油畫的起源地,16世紀,西方傳教士羅明堅、利瑪竇和喬瓦尼在這里帶入了油畫藝術,您如何看待這個傳統?
靳尚誼:對于中國油畫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認為油畫是傳教士傳過來,可以追溯到明代。但我認為,對于中國油畫的開始來說,這些說法并不重要。因為如果中國油畫從利瑪竇、郎世寧那時算起,油畫在中國就有好幾百年歷史了。但為什么如今的中國油畫和西方的差距還那么大?這個說法不合適。
我個人以及一些搞專業的人都認為,中國油畫的起源和發展應該是近一百年的事,上世紀初中國留學生到歐洲學習藝術而后回國舉辦西方式美術學校培養人才,讓油畫扎根中國。也就是說,徐悲鴻等那一輩油畫家。這一百年是中國油畫的重要發展時期。
記者:您認為中國油畫與西方油畫的差距很大?
靳尚誼:中國油畫只有100多年歷史,而歐洲油畫有500多年的歷史,油畫是歐洲的畫種。中國人學油畫時間尚短,中國人要理解油畫根本性的問題還不容易。雖然中國油畫的水平特別是近60年來有很大發展,但仍與西方油畫有一定差距。西方人要承認中國人的油畫畫得不錯,還需要時間。
記者:中國人學習油畫有哪些根本性的難題?
靳尚誼:這是一個關系到文化環境和歷史背景的問題。很多人不大清楚,油畫的觀察方法和中國畫的觀察方法不一樣。要把中國人傳統的觀察方法變成歐洲人的觀察方法,才能學得更好。
譬如,西方人畫種是表達立體空間的,是寫實的。每個物體、人物的手臉都是有體積的。西方人觀察事物,最先看到體積空間。但中國畫是講求平面的、線造型的,所以中國人的觀察方法,偏重于觀察外輪廓、邊線。另外,中國藝術的色彩是很簡單的,墨是主要的,這是我們的傳統。西方的油畫是真實至上的,不同光線下相同顏色的表現效果也不同,但中國人的畫面里只看到的是本色。
東西方藝術的色彩、造型分屬兩種不同的觀察體系。中國人要畫好油畫,必須用西方人的觀察體系才能畫好。從我自己來說,這個轉換過程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很不容易。雖然轉換基本上成功了,但仍然很不熟練,我每次畫的時候都要想到這個問題,如果稍微一忘,就畫壞了。
談油畫風格 各種油畫風格無高下之分
記者:油畫的中國化、民族化之中,如何在油畫注入中國的文化內涵?
靳尚誼:注入中國文化內涵,這是每個有追求的中國油畫家很自然、也必須去做的事情。首先,我們學的是西方畫種,必須懂得西方油畫的基本原則和最高境界;同時,很自然注入自己的文化內涵。而這種東方的文化內涵就融匯在畫家的血液里,自覺不自覺地在油畫里有所體現。很多老一輩油畫家,中國文化修養很高,很早就把中國文化注入到油畫里去了,徐悲鴻、董希文、常書鴻、林風眠、劉海粟等都堪稱表率。
就我個人而言,油畫創作中也不斷注入中國文化的影響,從東方壁畫、水墨畫里吸收營養。我認為,東方文化內涵的油畫會出現,但不要刻意追求,要自然而然形成。
記者:寫實主義油畫曾經歷您那一輩的高峰,您如何看待時下流行的抽象主義、表現主義油畫?
靳尚誼:寫實油畫和現代主義油畫是一個體系,標準也是一個,基礎也是一個。西方油畫是寫實的畫種,不要認為它現代了,就不寫實了,寫實是西方繪畫最重要的精神元素。但油畫藝術的美感不止在于寫實,關鍵還是在于它的抽象美。油畫的抽象美是哪里來的呢?是寫實里提煉出來的。
我很喜歡寫實,也喜歡西方現代、抽象的油畫。很多人只看到風格的差別,但不懂一個道理:無論什么風格,油畫的基礎都是寫實,所有油畫家不會寫實,根本不可能有好的抽象。所以,對于油畫家來說,基礎非常重要,風格不重要,風格是每個藝術家的事情。無論是趙無極先生,或者國內的寫實油畫家,個性風格有差異,但評判標準都是一樣的。對于油畫家來說,必須不斷提高基礎水平,基礎決定水平,而風格則是平等的。
談藝術市場 中國藝術市場極不成熟
“我的觀點就是畫畫不賣錢。”在一個藝術品創造天價的年代,靳尚誼始終保持了一位畫家樸素的姿態,他曾說:“我很滿意自己的生活,現在拍賣會上的畫,大多是文革時流失的,或我私人贈給別人的。”幾年前,他曾向中國美術館捐贈油畫、素描共39件作品,成為佳話。
記者:您如何看待中國油畫這幾年頻頻拍出天價的現象?
靳尚誼:中國的藝術市場很熱鬧、很活躍,但是它才剛剛開始,極不成熟。中國經歷了高速發展經濟的時代,現在又面臨經濟的轉型。在發展過快的時期,人們普遍有浮躁心理。好的方面講,快速發展可以促進社會進步。但不好的方面講,速度太快,做的東西質量都很差。在藝術界也是這樣,越浮躁越做不好事情。
目前我認為,中國的各個專業都需要安靜下來耐心做學問,對于畫家也一樣,賺快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畫家想賺錢可以,前提是先把自己的藝術做好。所以,認真做學問沒壞處,慢一點也沒壞處。
我這個人比較笨,做任何事情都是認真耐心去做。我年輕時候是這樣,現在也是這樣。一個人有天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后天努力。沒有扎扎實實的努力,光有天分,成不了氣候。
(編輯: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