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儒整理唐代文獻研究》開拓研究新思路
時間:2013年12月08日來源:《光明日報》作者:陳其泰
有清一代,考證學高度發(fā)達,歷史文獻學成就達到高峰。清儒以其考證精詳?shù)膶W風,從各方面對唐代文獻進行搜集、整理和研究,其成就令人矚目。對這筆學術遺產(chǎn)進行總結(jié),有利于更好、更便捷地將其文獻整理和考證成果運用于唐史領域的研究中。王雪玲的《清儒整理唐代文獻研究》,是對這一重要領域作深入探討和初步總結(jié),為清代學術史研究打開了新的思路,開拓了新的視野。
作者以清儒整理研究唐代文獻為切入點,在鉤稽、爬梳大量清代學者考證著作、文獻整理成果、文集筆記、讀書札記、書信日記的基礎上,同時參照近人與今人的研究成果,將宏觀把握與微觀考察相結(jié)合,從而對清儒整理唐代文獻的成就提出了系統(tǒng)性的認識。首先,《四庫》工程與唐代文獻的整理是重點之一,作者從《四庫》著錄的唐文獻、著錄的三項標準、珍貴的文獻輯佚、文獻評價、文獻辨?zhèn)巍⑽墨I訂謬等七項進行研究、論述。其次,新舊《唐書》的整理、研究是又一重點。不僅全面梳理對兩部《唐書》的校刻、箋注、補作,而且專設一章對錢大昕、王鳴盛、趙翼三位考史名家的成就作深入研討。全書研究重點突出,論證層次清晰,從多角度、多層面對清儒整理唐代文獻的成就進行了深入考察,構(gòu)成了自身的知識體系。
本書在系統(tǒng)性論述的基礎上新見迭出,常常給人耳目一新之感。就清代學者整理唐人別集來說,學術界多集中在別集本身的整理研究方面,但本書作者視角獨特,首先將清儒整理唐人別集視作一個整體,然后將其置于當時的學術環(huán)境之中,通過對此問題的全面考察,進而總結(jié)其時代風貌,得出了清人整理唐人別集具有集大成特征和史學化傾向兩大特色的結(jié)論。再者,作者對徐松的個案研究也別有心裁。徐松作為乾嘉學派的后勁,在唐代文獻的整理和研究方面成就卓著。作者不僅總結(jié)了徐松整理唐代文獻的成就及特點,而且歸納出了徐松整理唐代文獻的理論與方法論,體現(xiàn)出本書研究的原創(chuàng)性和前沿性價值。
《清儒整理唐代文獻研究》 王雪玲 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編輯: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