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收藏投資的四步曲
郵票市場的火熱讓人眼紅。實際上,郵票投資老少皆宜,門檻較低,既可以作為一種業余愛好來收集,也可以作為專門的收藏品來挖掘其價值。只要走好三步,普通投資者也能玩得開心。
step1
選擇對的郵票——關注1974~1984年間的JT郵票
選擇郵票投資品種必須把握三個要素,即題材內容好、發行量或存世量少、流通性好。題材內容好,其中又以名人畫作和歷史題材尤其值得關注,如猴票就是由黃永玉先生創作;后兩項也很好理解,一是物以稀為貴,二是流通好才有大的升值空間。
在這些要素中,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目前整個郵票市場正處于復蘇的過程中,而俗稱JT版的紀念和特種版郵票成為熱門。誕生于1991年之前的JT版郵票之所以受追捧,主要是其選題熱門、設計精美、量價適中等優勢所致。這些郵票發行量大多在100萬到800萬之間,加之當年屬于通信年代,寄信消耗的數量龐大且該年代集郵人員能以全品相留存下來的郵票數量已是大大小于發行量。而且該年代郵票題材優秀,或是名人作品、文學名著,或為當時的政治題材,具有紀念價值和時代意義。
業內人士認為,穩健投資者可以著重關注1974~1984年間的JT版塊上,目前早中期的JT票張,現在已處于價值穩步成長的階段。不過,目前1974年~1984年JT版郵票中也有炒作部分,如J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25周年郵票,在8月份的《北京郵幣卡行情》的報價中才110元,然而該價格刊登未到2個星期,就開始躥升至300元。業內人士提醒,這期間必定有幕后資金進入,如想要投資郵票,則應避開此類瘋狂炒作品種。
投資小貼士
1、假票多切忌盲目購買
隨著郵票市場的突然火熱,很多不法分子也開始“掘金”。最近假票也是層出不窮,像80版“猴票”這種既熱門又價位高的票種最容易造假。
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首先,選擇發行量小、工藝復雜、材質特殊的郵票,造假可能性較低。如絲綢質地的郵票、宣紙做的行書郵票、全息郵票等相對來說造假比較困難;其次,小商販手中的郵票造假的可能性比較大,購買郵票應盡量到郵局和正規的郵票交易市場。在許多大型的郵票交易市場內,也都會設立專門的郵票鑒定部門,會有專家為顧客免費鑒定郵票真偽,規避風險。
2、郵票保存也有講究
炒郵不同于炒股,對于方寸間大有學問的郵票來說,如何保存也頗有講究。由于沒注意保護郵票,一些人的郵票大大貶值,這樣的案例并不少。
首先,要使用專門的護郵袋和郵冊保護郵票,注意防潮,取放郵票時要用鑷子;其次,在整理郵票時,最好在桌面上鋪上潔凈的紙張或布毯;第三,收集進郵票冊的郵票,不要經常移動,以免齒孔和四角受到損傷。
step2
考慮郵票的面值——盡量回避高面值郵票
一張面值20元的郵票,一張面值2角的郵票同時出現在你面前,你會選擇哪張?業內專家表示,如果是作為集郵收藏,你可以一視同仁;但作為投資,你最好不要選擇高面值郵票。
首先,選擇高面值郵票,等于把雞蛋放在了同一個籃子里。買一張20元面值郵票的資金,可以買100張2角面值的郵票,而一旦郵票升值開漲,其實就是脫離了面值基本面的行為,漲多少根本與面值無關。
其次,高面值郵票普遍升值較慢。高面值郵票因為其郵資總含量巨大,消耗起來往往很慢,而低面值郵票的消耗速度卻比較快。
第三,炒作大資金不喜歡操作高面值郵票。炒作大資金一般都選擇低面值而且好交易的單套郵票,而盡量避開高面值的或者總面值很高又不方便交易的大套票。即便是投機,低面值也比高面值機會多得多。
step3
要有自己的判斷——不要追風新郵
“不要盲目追風熱點,那些價格已經很高的郵票升值緩慢,反而是低迷的回報會高些。”知名郵評家黃興躍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盡量不要去炒作和追捧新郵,過分賭博往往會被套牢。郵政新郵的發行每月都有,不適合投資。一門心思只想利用趨勢炒作和跟風新郵,一是對市場發展不利,二是對自己不利,既拖累了市場的發展,又套牢了自己。
郵票的市場價格主要取決于它的需求量與可供量之比。專家建議,發行有一定年份、市場流通量已穩定的品種中,出現潛在“黑馬”的幾率較大。尤其是古典郵票、珍稀郵票,以其存世量與外國同級珍郵相比,目前價位還相對尚低。但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票品一向不宜短線炒作,而適合較長時間保存,其保值增值效應才能顯現出來。
step4
投資郵票也有攻略——需長短線相結合
投資郵票和炒股一樣,收益高,風險也高。因此,除了品種的選擇之外,何時入手、何時出手,也需要一定的策略。理財規劃師建議,投資郵票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往往是無心插柳的結果。所以投資郵票除了要有一顆平常心,還應注意長短線結合。不管郵票品種,以愛好為主,切忌追風購買,而合理的年投資費用在100元至2000元之間。
(編輯:system)